专注水产养殖——贴心服务本站快捷访问:云南生态水产养殖.网址

扫码进入商城扫码进入商城

15924835568服务咨询热线

走进云南生态水产养殖

提供绿色健康食品,提高您的生活品质

在线咨询

走进云南生态水产养殖

提供绿色健康食品,提高您的生活品质

您的位置:首页行业资讯冬季低温季节水产养殖防寒策略

资讯聚焦 / zixunjujiao

联系我们 / CONTACT

咨询热线

15924835568

  • 手机:15924835568
  • 邮箱:hzzxscyz@163.com
  • 地址:云南省-曲靖市-会泽县-Y161与娜姑坝子环线交叉口东南方向1539米

冬季低温季节水产养殖防寒策略

日期:2024-12-13
信息摘要:

冬季低温季节对水产养殖来说是一个挑战,因为水温的下降不仅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和摄食,还可能导致疾病的暴发。为了确保水产养殖在冬季能够顺利进行,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防寒策略和技术措施。

一、保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

  1. 保温棚的维修与检查

    • 确保保温棚无破损,防渗雨、防渗水。

    • 预设热水管和空气加温装置,确保设施运转正常。

    • 定期检查保温棚和挡风设施,确保其完好无损。

  2. 越冬池的保温措施

    • 对于不搭建保温棚的越冬池,可以在越冬前加强肥塘,并适当加深池塘水深。

    • 进水时要缓慢少量,避免水生动物产生应激反应。

    • 在池塘北面搭建挡风设施,增强保温效果。

二、水质管理与监测

  1. 水温监测与调控

    • 定期监测水温,了解不同水产动物对水温的适应范围。

    • 对于有条件的养殖场,可以通过搭建温棚、使用加热设备来维持水温在适宜范围。

  2. 水质指标维护

    • 冬季水体溶氧量容易降低,要定期检测溶氧,确保溶氧不低于3mg/L。

    • 氨氮和亚硝酸盐也是重要的水质指标,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。

    • 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,换水为辅,防止水体缺氧和水质变坏。

  3. 水体透明度和pH值调节

    • 冬季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-40厘米为宜,通过施肥调节浮游生物数量。

    • pH值维持在7.5-8.5之间,使用石灰等碱性物质调节pH值。

三、饲料投喂与营养管理

  1. 投喂量调整

    • 随着水温的降低,水产动物的新陈代谢减缓,摄食量减少。

    • 根据水温、水产动物的种类和规格调整投喂量,水温低于10℃时,可减少投喂量甚至停止投喂。

  2. 饲料质量把控

    • 选择质量好、营养丰富的饲料,符合水产动物在低温环境下的需求。

    • 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,增强水生动物体质。

四、疾病防控与日常管理

  1. 预防措施

    • 做好清塘消毒工作,使用生石灰、漂白粉等消毒剂杀灭病原体。

    • 定期检查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,避免频繁捕捞和运输,减少机械损伤。

  2. 疾病治疗

    • 一旦发现水产动物生病,要及时诊断和治疗。

    • 常见的冬季水产疾病有水霉病,可以使用食盐、小苏打合剂等进行治疗。

  3. 日常管理

    • 每天早、晚巡塘,观察池塘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变化。

    • 气温低于水温且没有阳光时,露天鱼池尽量不开动增氧机,以减少池水上下对流,减慢池塘底部水温下降速度。

五、越冬管理与应急准备

  1. 越冬前准备

    • 做好水产动物的体质强化工作,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。

    • 对池塘进行改造和维护,检查池塘的堤坝和进排水系统。

  2. 越冬期间管理

    • 定期巡查越冬场所,观察水产动物的活动和生存状况。

    • 防止冰封导致水体缺氧,及时破冰增氧。

  3. 应急物资储备

    • 提前备足饲料、增氧剂、燃料、发电机、消毒剂、消毒设备等应急物资。

  4. 关注天气预警

    • 密切关注低温、雨雪、冰冻等灾害天气预警预报,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。

综上所述,冬季低温季节水产养殖的防寒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保温设施的维护、水质管理与监测、饲料投喂与营养管理、疾病防控与日常管理以及越冬管理与应急准备等多个方面。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措施,可以有效减少低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,确保水生动物安全越冬。
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
分享至: 微信
新浪微博QQ空间
上一篇
下一篇

冬季低温季节水产养殖防寒策略

发布日期:2024-12-13

冬季低温季节对水产养殖来说是一个挑战,因为水温的下降不仅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和摄食,还可能导致疾病的暴发。为了确保水产养殖在冬季能够顺利进行,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防寒策略和技术措施。

一、保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

  1. 保温棚的维修与检查

    • 确保保温棚无破损,防渗雨、防渗水。

    • 预设热水管和空气加温装置,确保设施运转正常。

    • 定期检查保温棚和挡风设施,确保其完好无损。

  2. 越冬池的保温措施

    • 对于不搭建保温棚的越冬池,可以在越冬前加强肥塘,并适当加深池塘水深。

    • 进水时要缓慢少量,避免水生动物产生应激反应。

    • 在池塘北面搭建挡风设施,增强保温效果。

二、水质管理与监测

  1. 水温监测与调控

    • 定期监测水温,了解不同水产动物对水温的适应范围。

    • 对于有条件的养殖场,可以通过搭建温棚、使用加热设备来维持水温在适宜范围。

  2. 水质指标维护

    • 冬季水体溶氧量容易降低,要定期检测溶氧,确保溶氧不低于3mg/L。

    • 氨氮和亚硝酸盐也是重要的水质指标,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。

    • 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,换水为辅,防止水体缺氧和水质变坏。

  3. 水体透明度和pH值调节

    • 冬季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-40厘米为宜,通过施肥调节浮游生物数量。

    • pH值维持在7.5-8.5之间,使用石灰等碱性物质调节pH值。

三、饲料投喂与营养管理

  1. 投喂量调整

    • 随着水温的降低,水产动物的新陈代谢减缓,摄食量减少。

    • 根据水温、水产动物的种类和规格调整投喂量,水温低于10℃时,可减少投喂量甚至停止投喂。

  2. 饲料质量把控

    • 选择质量好、营养丰富的饲料,符合水产动物在低温环境下的需求。

    • 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,增强水生动物体质。

四、疾病防控与日常管理

  1. 预防措施

    • 做好清塘消毒工作,使用生石灰、漂白粉等消毒剂杀灭病原体。

    • 定期检查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,避免频繁捕捞和运输,减少机械损伤。

  2. 疾病治疗

    • 一旦发现水产动物生病,要及时诊断和治疗。

    • 常见的冬季水产疾病有水霉病,可以使用食盐、小苏打合剂等进行治疗。

  3. 日常管理

    • 每天早、晚巡塘,观察池塘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变化。

    • 气温低于水温且没有阳光时,露天鱼池尽量不开动增氧机,以减少池水上下对流,减慢池塘底部水温下降速度。

五、越冬管理与应急准备

  1. 越冬前准备

    • 做好水产动物的体质强化工作,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。

    • 对池塘进行改造和维护,检查池塘的堤坝和进排水系统。

  2. 越冬期间管理

    • 定期巡查越冬场所,观察水产动物的活动和生存状况。

    • 防止冰封导致水体缺氧,及时破冰增氧。

  3. 应急物资储备

    • 提前备足饲料、增氧剂、燃料、发电机、消毒剂、消毒设备等应急物资。

  4. 关注天气预警

    • 密切关注低温、雨雪、冰冻等灾害天气预警预报,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。

综上所述,冬季低温季节水产养殖的防寒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保温设施的维护、水质管理与监测、饲料投喂与营养管理、疾病防控与日常管理以及越冬管理与应急准备等多个方面。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措施,可以有效减少低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,确保水生动物安全越冬。
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
上一篇
下一篇

购买产品

进入小程序进入小程序

Copyright © 会泽智兴养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|滇ICP备2021003166号-1|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|

Copyright © 会泽智兴养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||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|